我们全家都是地地道道的长沙人,我和江西其实特别有缘分。小时候看《滕王阁序》就向往"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景色,工作后第一次吃到南昌拌粉时惊为天人,终于趁着五一假期后错峰出行鑫东财配资,带着父母在南昌待了整整五天。这座被赣江环抱的英雄城,既有江南水乡的温润,又有红色圣地的豪情,更藏着许多让我这个外地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奇妙故事。
我们住在滕王阁附近的民宿,推开窗就能看见"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江景。白天的滕王阁像幅水墨画,晚上亮灯后简直是穿越到了大唐盛世,听说这是第29次重建的版本,每次毁于战火或天灾后又浴火重生,这种韧性就像南昌人的性格。八一广场的纪念碑让我爸妈驻足良久,看着浮雕上举着红旗冲锋的战士,突然明白这里为什么被称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最惊喜的是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青石板路配着红灯笼,茶铺里飘着瓦罐汤的香气,穿着汉服的姑娘们举着油纸伞走过,恍惚间分不清今夕何夕。
展开剩余70%要说南昌的立体交通真让人大开眼界,坐着地铁穿越赣江时,江水在脚下泛着金光;特意去体验了世界最高的"南昌之星"摩天轮,160米高空俯瞰整座城市,赣江像条碧玉带子绕城而过。去海昏侯墓博物馆那天,金灿灿的马蹄金看得我们全家直呼震撼,两千年前的工艺水平让现代人都自叹不如。傍晚在秋水广场看音乐喷泉,水柱随着《茉莉花》的旋律起舞,小朋友追着彩虹水雾跑来跑去,我妈说这场景能记一辈子。
在南昌的舌头算是彻底被征服了。每天早上的拌粉配瓦罐汤是标配,猪血粉的鲜辣直冲天灵盖,白糖糕的酥脆甜蜜让人停不下嘴。珠宝街的绿豆饼排队半小时也值得,刚出炉的饼皮薄如蝉翼,咬开是流心的绿豆沙。最难忘在绳金塔附近吃的藜蒿炒腊肉,老板说这是鄱阳湖的野生藜蒿,带着水草特有的清香。还有用军山湖大闸蟹做的蟹脚捞粉,辣得酣畅淋漓又鲜得眉毛跳舞,连我爸这个老长沙都竖起大拇指。
临走前在赣江边散步,看着对岸双子塔的霓虹倒映在江面,突然有三个问题在脑海挥之不去:
第一是滕王阁为什么历经29次重建还要坚持原址复原?像滕王阁这样屡毁屡建的建筑在全国都少见,难道就为守护王勃笔下的"层峦耸翠"?在万寿宫看到明代城墙遗址时更困惑,石块上深深浅浅的凿痕,仿佛刻着无数匠人的执念。
第二是南昌明明有"七门九洲十八坡"的老城格局,为什么现在城门都不见了?走在胜利路步行街时,导游说这里原本有座德胜门,1949年解放军就是从这道门入城的。如今车水马龙的街道早已不见城门踪影,只有路牌上的"章江门""广润门"等地名,像散落的拼图等着后人解读。
第三是八一广场的纪念塔为什么要设计成"汉阳造"步枪造型?看到塔身上那颗巨大的红星时,突然想起长沙橘子洲头的青年毛泽东雕像鑫东财配资,两个城市都用建筑讲述着热血故事。这种将武器转化为艺术符号的设计,是不是在诉说"化剑为犁"的深意?
发布于:广东省双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