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没想到恒牛网,湖州援疆干部人才给兵团带来了全新的思路,留下了带不走的产业,两地纽带更紧密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三团党委副书记、团长安静说。去年10月,湖州捐赠的“白玉蟹”在三团迎来丰收,最大的350克,均价在1只100元左右。
三产融合发展的骆驼产业、“六统一”带出“致富羊”、盐碱地里的太湖鲜……援疆工作开展15年来,来自浙江省湖州市的284名援疆干部陆续前往新疆柯坪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三团开展工作,陆续落地360个对口援疆项目,助力两地经济发展。
骆驼产业由小到大
上午9点,位于新疆柯坪县万峰骆驼养殖基地的柯坪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室内挤奶大厅,工作人员熟练使用吸奶器,温热的驼奶顺着导管流进奶罐,奶罐再被运输至驼奶加工企业,经过质检包装后做成瓶装驼奶或驼奶粉,坐上“飞的”送达全国。
从2021年养殖仅有8000峰骆驼到2025年超过5.5万峰骆驼,柯坪县是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时间回到2023年,湖州第十一批援疆干部到达柯坪县后,指挥部指挥长陆杰带领团队用3个月的时间,挨家挨户走访了解当地需求。
“走访后发现,这里最缺乏的是富民产业,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太少了,大部分农户还是以放牧为主。”陆杰回忆说。
柯坪县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历来享有“骆驼之乡”“万峰驼县”的美誉,但在过去,骆驼多以分散养殖为主,没有形成产业。从当地农户最熟悉的骆驼入手,湖州援疆指挥部建立起“企业+合作社+农户”协同机制,出台《柯坪县骆驼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从基础设施完善到农户保险、贷款免息等政策兜底,鼓励农户养殖骆驼。
农户在骆驼集中养殖基地投喂骆驼
“外购一峰骆驼能补助3000元,我从几年前20峰骆驼起步,如今养殖规模已达280峰,其中120万元贷款利息由政府全额补助,现在年收入超百万元。”柯坪县骆驼养殖户沙拉依丁·赛买提说起优惠政策喜不自胜。
不仅如此,为鼓励农户家门口就业,援疆指挥部在柯坪县盖孜力克镇建造了骆驼集中养殖基地,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养殖业务培训。牧民阿不都外力·买买提说:“过去放羊和做临时工年收入不到3万元,改养骆驼后,年收入翻了五倍!”
让农户有信心养好骆驼是第一步恒牛网,要致富关键还得打开销路。这两年,湖州援疆指挥部牵线搭桥,帮企业引进人才和技术,开发生产驼奶酒、驼奶粉、驼奶酸奶等26种驼奶制品,并开通专线冷链物流,驼奶制品在长三角地区热销。
目前,湖州援疆资金先后投入共计5780万元,打造包括骆驼养殖、驼奶生产、驼奶加工、驼绒制品、驼肉美食、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解决家门口就业1000余人,实现户均增收达到5万元,合计年产值约20亿元。
柯坪人的“致富羊”
22岁的艾尔柯亚尔·艾买提单腿一跨,跃进羊圈。他侧身观察着羊的动静,一个箭步把一头湖羊抱起,检查它腹部鼓起的情况。看他敏捷的身手,让人很难相信他养羊刚满1个月。
“我大学学金融,但没想到第一份工作是‘羊倌’,”艾尔柯亚尔笑着说,“我算过一笔账,等到8月羊养肥了,公司会以高于市场价3%的价格回收,我能有2万元左右的净利润。”
他口中的公司是来自湖州的援疆企业新疆湖柯金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研发培育的“柯勒品”黑绵羊由进口品种“黑头杜泊”“黑头萨福克”和具有多胎多羔优势的湖羊杂交而成,是全国唯一的多胎三元杂交肉羊,具有好喂养、耐干旱、抗病性能强、极端气候适应能力强等特征。
柯坪农户养殖“柯勒品”黑绵羊
“这个羊不仅集成了湖羊多胎的优势,日增重速度要比传统的羊增加20%到30%,相当于三天长一公斤重,每头能多卖150元。”湖柯金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边成说。
早在2012年,湖州就启动“湖羊入疆”计划,累计向柯坪输出3.5万头湖羊种羊。在推广过程中,也遇到过没有圈养养殖经验、湖羊母羊产奶量少、小羊羔存活率低等问题,打击了农户养殖积极性。
为了破题,要解决农户“不会养”“不好养”等顾虑,2023年起,湖州援疆指挥部牵头,推行“统一小羊供种、统一饲料配方、统一技能培训、统一定价回收、统一屠宰加工、统一融资保险”的“六统一”场户繁育模式,由湖柯金澜为农户提供统一的羔羊、饲料配方和技术服务,最后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统一回收并屠宰加工,确保养殖户的稳定收益,降低其养殖风险。
“我们都称现在的湖羊是‘疆三代’了,它们经历了从繁衍种群、规模化养殖到如今杂交羊,成了柯坪人的‘致富羊’。”湖州援疆指挥部产业组组长陈纯国说。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在柯坪已成为南疆最大的湖羊繁育基地,湖羊存栏量15万只,带动养殖户年均增收2万元。
湖鲜产业无中生有
在塔河之畔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三团甘泉镇特种水产养殖基地,“白玉蟹”养殖基地负责人、三团十六连二委委员陈新几乎住在了池塘边,给蟹苗投喂饲料,半夜里巡塘观察蟹苗的生长情况。以前从未接触过水产行业的他,现在已然是半个行家。
去年5月,兵团第一师三团十六连党支部书记徐忠苏面对“螃蟹能在盐碱地里养?”的问题时还没有底气,只因湖州捐赠的“白玉蟹”蟹苗抵达本地养殖塘时,由于沿途折腾,加之不适应当地水质,存活率没有达到预期。
新疆兵团第一师三团养殖的“白玉蟹”迎来丰收
“白玉蟹”是湖州蟹临门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从上海海洋大学独家引进的新品种,因通体洁白得名,是大闸蟹中的“限量款”。湖州援疆指挥部副指挥长郑云华在工作调研中了解到,阿拉尔市是塔里木河的起源地,丰茂水草是天然饲料,日常时间长,盐碱地混合淡水后的池塘,更适合湖鲜生长。
为了养好这批湖鲜,指挥部牵线搭桥,请来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相关专家、蟹临门企业技术人员到三团指导养殖。不仅如此,陈新还专门跑到湖州取经,到基地养了一个月蟹。回来后,专家、企业和三团建了联系群,群里每天交流饲料配比、池塘水位高低、蟹苗生长情况,手把手传授当地养好蟹。
去年的丰收让三团信心倍增,三团16连党支部书记徐忠苏透露,今年他们扩大养殖基地,投放了10万只蟹苗,“没想到我们这边不仅能养蟹,而且养出的蟹个头更大,而且成熟得晚,能在春节后错峰上市。”
除了白玉蟹,今年4月,10万只来自湖州德清的乌鳖也在三团八连安了家。这是湖州援疆招引企业——新疆金色岛屿乌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董事长蔡旭阳介绍,首批投放的2000只幼鳖展现出优于原产地的品质优势。“新疆养殖的乌鳖肉质比浙江的更鲜嫩恒牛网,口感层次更丰富。”他说。(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安妮 通讯员 王艺潼 李梦琪 徐震)
双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